第一章 認識Java8以及函數式編程 儘管距離Java8發佈已經過去7、8年的時間,但時至今日仍然有許多公司、項目停留在Java7甚至更早的版本。即使已經開始使用Java8的項目,大多數程式員也仍然採用“傳統”的編碼方式。 即使是在Java7就已經有了處理異常的新方式—— ,但大多數程式員也仍然採用 ...
第一章 認識Java8以及函數式編程
關註公眾號(CoderBuff)回覆“stream”獲取《Java8 Stream編碼實戰》PDF完整版。
《Java8 Stream編碼實戰》的代碼全部在https://github.com/yu-linfeng/BlogRepositories/tree/master/repositories/stream-coding,一定要配合源碼閱讀,並且不斷加以實踐,才能更好的掌握Stream。
儘管距離Java8發佈已經過去7、8年的時間,但時至今日仍然有許多公司、項目停留在Java7甚至更早的版本。即使已經開始使用Java8的項目,大多數程式員也仍然採用“傳統”的編碼方式。
即使是在Java7就已經有了處理異常的新方式——try-with-resources
,但大多數程式員也仍然採用在finally
語句中關閉相應的資源。
我認為Java8和Java5的意義同等重要,Java5的眾多新特性使得Java正式邁入編程界的統治地位。同樣,Java8的發佈,也使得這一門“古老”的語言具備了更加現代化的特性。
Java8最為引入矚目就是支持函數式編程。
如果說面向對象編程是對數據的抽象,那麼函數式編程就是對行為的抽象[1]。
button.addActionListener(new ActionListener() {
public void actionPerformed(ActionEvent event) {
System.out.println("button clicked");
}
});
以上示例來自於《Java 8函數式編程》
這個示例是為了一個按鈕增加一個監聽,當點擊這個按鈕時,將會觸發列印“button clicked”行為。
在Java支持函數式編程以前,我們如果需要傳遞一個行為常用的方式就是傳遞一個對象,而匿名內部類正是為了方便將代碼作為數據進行傳遞。
當然,函數式編程,並不是在Java8中才提出來的新概念,
函數式編程屬於編程範式中的一種,它起源於一個數學問題。我們並不需要過多的瞭解函數式編程的歷史,要追究它的歷史以及函數式編程,關於範疇論、柯里化早就讓人立馬放棄學習函數式編程了。
對於函數式編程我們所要知道的是,它能將一個行為傳遞作為參數進行傳遞。至於其他的,就留給學院派吧。
第二章 Lambda表達式
在第一章的示例中,我們看到在以前想要傳遞一個行為,我們通常使用的是匿名內部類,而從Java8開始,引入了一種全新更為簡潔的方式來支持函數式編程,那就是——Lambda表達式。
我們把第一章中的示例改為Lambda作為本章的開始。
button.addActionListener(event -> System.out.println("button clicked"));
Lambda表達式語法規則主體分為兩個部分,中間用“->”右箭頭連接,左邊代表參數,右邊代表函數主體。
2.1 函數式介面
在Java中有一個介面中只有一個方法表示某特定方法並反覆使用,例如Runnable
介面中只有run
方法就表示執行的線程任務。
Java8中對於這樣的介面有了一個特定的名稱——函數式介面。Java8中即使是支持函數式編程,也並沒有再標新立異另外一種語法表達。所以只要是只有一個方法的介面,都可以改寫成Lambda表達式。在Java8中新增了java.util.function
用來支持Java的函數式編程,其中的介面均是只包含一個方法。
例如Predicate
介面中只包含test
方法,該函數介面接受一個輸入參數,返回一個布爾值。
函數式介面中的方法可以有參數、無參數、有返回值、無返回值。
-
() -> System.out.println("hellobug")
,表示無參數。 -
event -> System.out.println("hellobug")
,表示只有一個參數。 -
(x, y) -> {System.out.println(x); System.out.println(y);}
,表示兩個參數,可以不必指定參數類型,為了更清楚地表達意圖,最好還是加上參數類型,(String x, String y) -> {System.out.println(x); System.out.println(y);}
。
接下來我們來編寫一個帶參數且有返回的函數式介面。
package com.coderbuff.chapter2_lambda.function;
/**
* 函數式介面
* @FunctionalInterface 註解只是為了表明這是一個函數式介面,函數式介面只能包含一個方法。
* @author okevin
* @date 2020/3/14 23:32
*/
@FunctionalInterface
public interface FunctionalInterfaceDemo {
boolean test(Integer x);
}
com.coderbuff.chapter2_lambda.function.FunctionalInterfaceDemo
除了@FunctionalInterface註解,其它和一個普通的介面無任何差別。@FunctionalInterface註解只是為了標註這是一個函數式介面,如果標註了@FunctionalInterface註解,此時介面中就只能包含一個方法,因為函數式介面只能包含一個方法。
接著我們在測試類中編寫一個方法,方法的參數就是這個函數式介面,這代表了我們將傳遞行為。
package com.coderbuff.chapter2_lambda.function;
/**
* 按匿名類的方式使用一個函數式介面,傳遞行為
* @author okevin
* @date 2020/3/14 23:42
*/
public class AnonymousInnerClassTest {
private void testAnonymousInnerClass(FunctionalInterfaceDemo functionalInterfaceDemo) {
Integer number = 1;
boolean result = functionalInterfaceDemo.test(number);
System.out.println(result);
}
}
com.coderbuff.chapter2_lambda.function.AnonymousInnerClassTest
testAnonymousInnerClass
方法的含義表示將通過FunctionalInterfaceDemo#test
方法判斷傳入的參數1返回布爾值。
我們應該如何通過Lambda表達式來使用這個函數式介面呢?
前面我們說了,這個參數代表了我們將傳遞一個行為,這個行為決定了1返回是true還是false,我們先通過匿名內部類實現這個介面。
package com.coderbuff.chapter2_lambda.function;
/**
* 按匿名類的方式使用一個函數式介面,傳遞行為
* @author okevin
* @date 2020/3/14 23:42
*/
public class AnonymousInnerClassTest {
private void testAnonymousInnerClass(FunctionalInterfaceDemo functionalInterfaceDemo) {
Integer number = 1;
boolean result = functionalInterfaceDemo.test(number);
System.out.println(resul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nonymousInnerClassTest anonymousInnerClassTest = new AnonymousInnerClassTest();
anonymousInnerClassTest.testAnonymousInnerClass(new FunctionalInterfaceDemo()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test(Integer x) {
if (x > 1) {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
}
}
這是在Java8之前通過匿名內部類實現行為的傳遞,在有了Lambda表達式後,通過上文的Lambda表達式語法規則,這是一個參數+一個返回(Lambda表達式中有返回值時return可以省略),並且有多行代碼。
anonymousInnerClassTest.testAnonymousInnerClass(number -> {
if (number > 1) {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關註公眾號(CoderBuff)回覆“stream”搶先獲取PDF完整版。
近期教程:
這是一個能給程式員加buff的公眾號 (CoderBuff)《On Jav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