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首先安裝的是ubuntu kylin(中文名優麒麟) 1.電腦右鍵選擇管理磁碟,壓縮捲設置空閑空間(第7步分區用) 2.重啟時fn+f1進入bios設置界面。 3.關閉安全模式和快速啟動,將boot的啟動設置為uefi啟動方式,U盤設為啟動第一優先順序。 4.用ultraiso製作啟動U盤 5.下 ...
我首先安裝的是ubuntu kylin(中文名優麒麟)
1.電腦右鍵選擇管理磁碟,壓縮捲設置空閑空間(第7步分區用)
2.重啟時fn+f1進入bios設置界面。
3.關閉安全模式和快速啟動,將boot的啟動設置為uefi啟動方式,U盤設為啟動第一優先順序。
4.用ultraiso製作啟動U盤
5.下載easyBCD想實現windows引導
6.然後有問題,無法正常進入安裝界面,百度後給出的原因是ultraiso對這個版本支持有問題,然後我根據官方教程用了Rufus製作啟動U盤,就可以正常開始安裝了。
7.分區的話,根據所看的博客還有鳥哥的私房菜,
/boot適合大一點200mby有點小了。鳥哥建議1G,boot是引導用的,kylin安完後占用97mb,但以後內核更新不會卸載以前更新導致boot區占用空間逐漸增大,而需要自行清理,我覺得500mb也是可以的。
Swap交換分區我本來以為都要2倍看完鳥哥的說明後瞭解到,交換分區是你現有記憶體空間用完後,在硬碟區劃一部分空間來當記憶體空間使用。如果自身記憶體4g可以再劃個4g,8g的話沒必要再分交換空間。在kylin的資源監控中我的16gb通常只占用百分之十幾,我還划了24g的交換空間,因為本以為要2倍物理記憶體空間。
/home是存文件的,這個看需求,至少10g吧,ext4類型
/是存系統內容的地方我分了16g然後安了一些東西後就只剩百分之40多了,建議分16g
8.然後安裝就可以了,要設置一下wife呀,時區呀,語言呀,是否安裝媒體程式呀。
9.easybcd引導設置有問題,找到linux部分是灰色的不可編輯設置狀態,於是我就用kylin自帶的grub引導了。
Deepin的安裝
1.用深度啟動盤軟體製作啟動u盤
2.同樣在bios將u盤設置為第一啟動,電腦主板設置為uefi模式
3.然後安裝選擇語言,設置賬戶名稱和密碼
4.分區,選高級設置,記憶體大於4g就不設置swap,/home和/都要大於10g(不過我建議還是大一點好,/的話20g比較好,到時候更新後不會提示磁碟空間不夠)
5.然後自動安裝
6.安裝完後,可以在設置選擇grub引導預設是window還是deepin,而且還有圖片背景,不是像win或者kylin的黑白引導程式了。
鏈接資料:
uefi是什麼:http://www.uqidong.com/uefi.html
ubuntu kylin官網:http://www.ubuntukylin.com/
deepin官網:https://www.deepin.org/
u盤啟動器製作工具rufus:http://rufus.akeo.ie/?locale=zh_CN
ultraioso:https://cn.ultraiso.net/xiazai.html
csdn關於ubuntu安裝的詳細介紹:https://blog.csdn.net/demonliuhui/article/details/77483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