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叉樹作為的基本數據結構,應用廣泛,在生活中處處可見,而遍歷二叉樹在二叉樹應用中十分常見。與線性存儲結構不同,二叉樹每個節點都有可能有兩棵子樹,從二叉樹的存儲結構可知: 根節點、左子樹、右子樹——二叉樹的基本組成單位。那麼,根據的遞歸的思想(數據結構嚴蔚敏版):當一個複雜的問題可以分解成若幹子問題來 ...
二叉樹作為的基本數據結構,應用廣泛,在生活中處處可見,而遍歷二叉樹在二叉樹應用中十分常見。與線性存儲結構不同,二叉樹每個節點都有可能有兩棵子樹,從二叉樹的存儲結構可知:
1 template <typename T> 2 typedef struct BiTNode 3 { 4 T data; 5 struct BiTNode *lchild, *rchild; 6 }BiTree;
根節點、左子樹、右子樹——二叉樹的基本組成單位。那麼,根據的遞歸的思想(數據結構嚴蔚敏版):當一個複雜的問題可以分解成若幹子問題來處理時,其中某些子問題與原問題有相同的特征屬性,則可利用和原問題相同的分析處理方法;反之,這些子問題解決了,原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遞歸遍歷就是將原二叉樹分解為若幹子樹。
1 template <typename T> 2 int PreOrderTraverse(BiTree & Tree, int (*Visit)(T & e)) 3 { 4 //Visit函數理解為列印e,若成功返回1,否則返回0。 5 if (Tree) //判斷樹是否為空樹 6 { 7 if (Visit(Tree.data)) //列印節點數據 8 if (PreOrderTraverse(Tree.lchild, Visit) //向左遍歷 9 if (PreOrderTraverse(Tree.rchild, Visit) return 1; //左遍歷退出遍歷右側 10 return 0; 11 } 12 else return 1; 13 }
從遞歸工作過程可以看出,第i層棧頂,左子樹返回i-1層進行右子樹遍歷,而右子樹返回則直接刪除棧頂返回(這取決於遍歷的方式:先序遍歷,中序遍歷,後序遍歷)。
由此,可以模仿遞歸演算法寫出非遞歸演算法的遍歷函數。
1 template <typename T> 2 void PreOrderTraverse(BiTNode & Tree, int (*Visit(T e)) 3 { 4 InitStack(S); //初始化棧S 5 BiTree p; 6 Push(S, Tree); //根節點入棧 7 while (!StackEmpty(S)) 8 { 9 while (GetTop(S, p) && p) 10 { 11 Visit(p.data); 12 Push(S,(p.lchild); //左子樹壓棧 13 } //while 14 Pop(S, *p); //空指針出棧,用p返回其節點---------1 15 if (!StackEmpty(S)) 16 { 17 Pop(S, p); //-------------------------------2 18 Push(S,p.rchild); 19 } //if 20 } //while 21 }
使用棧來管理遍歷的過程,由於是先序遍歷,所以每向左壓一次棧時便Visit一次節點,到達最左端時(依次從根節點Visit了左子樹各子樹的根節點)向右壓棧,到達右葉子節點時回退,由於第17行的退棧,會使得棧頂變為上上層的根節點。也就是遍歷右子樹時不需要保存當前層的根指針,可直接修改棧頂的指針。說的有些不清楚,但這和遞歸演算法思路一致,不過是自己管理棧的進出。
註意,粗略一看可能會產生疑惑:Pop退棧p多退了一層。這裡第一個Pop函數退出空指針,p是其返回值也為空,經過第二個Pop函數p才為有效棧頂。就比如,小紅組裝某個物件將步驟列了個清單,她將要著手去做這一步驟時,將該步驟從清單划去,划去的這一時刻是上一件事產生的影響。
這兩種遍歷是對非線性結構進行線性化操作,引用雙向鏈表的前驅後繼的思想,修改二叉樹的現有數據結構,新增兩個標誌域——LTag和RTag。
1 template <typename T> 2 typedef struct BiThrNide 3 { 4 T data; 5 int LTag,RTag; 6 BiThrTree *lchild, *rchild; 7 }BiThrTree; 8 9 void InOrderTraverse(BiThrTree & Tree, int (*Visit(T e))) 10 { 11 //Tree的lchild指向樹的根節點 12 //標誌符LTag、RTag為0則指針域指向孩子節點,為1指向前驅或後繼 13 BiThrTree p; 14 while (p != Tree) 15 { 16 while (p.LTag == 0) p = p.lchild; //向左遍歷 17 if (!Visit(p.data)) exit(ERROR); 18 while (p.RTag == 1 && p.rchild != Tree) //沒有右子樹,指向後繼,且後繼不為頭結點 19 { 20 P = P.rchild; //向後繼遍歷 21 Visit(p.data); 22 } 23 p = p.rchild; 24 } 25 }
由於線索二叉樹存儲結構較普通二叉樹豐滿,所以遍歷過程也更為好理解,此處不做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