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割邊和割點的定義僅限於無向圖中。我們可以通過定義以蠻力方式求解出無向圖的所有割點和割邊,但這樣的求解方式效率低。Tarjan提出了一種快速求解的方式,通過一次DFS就求解出圖中所有的割點和割邊。 歡迎探討,如有錯誤敬請指正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http://www.cnblogs.com/ ...
簡介:
割邊和割點的定義僅限於無向圖中。我們可以通過定義以蠻力方式求解出無向圖的所有割點和割邊,但這樣的求解方式效率低。Tarjan提出了一種快速求解的方式,通過一次DFS就求解出圖中所有的割點和割邊。
歡迎探討,如有錯誤敬請指正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http://www.cnblogs.com/nullzx/
1. 割點與橋(割邊)的定義
在無向圖中才有割邊和割點的定義
割點:無向連通圖中,去掉一個頂點及和它相鄰的所有邊,圖中的連通分量數增加,則該頂點稱為割點。
橋(割邊):無向聯通圖中,去掉一條邊,圖中的連通分量數增加,則這條邊,稱為橋或者割邊。
割點與橋(割邊)的關係:
1)有割點不一定有橋,有橋一定存在割點
2)橋一定是割點依附的邊。
下圖中頂點C為割點,但和C相連的邊都不是橋。
2. 暴力解決辦法解決求解割點集和割邊集
暴力法的原理就是通過定義求解割點和割邊。在圖中去掉某個頂點,然後進行DFS遍歷,如果連通分量增加,那麼該頂點就是割點。如果在圖中去掉某條邊,然後進行DFS遍歷,如果連通分量增加,那麼該邊就是割邊。對每個頂點或者每個邊進行一次上述操作,就可以求出這個圖的所有割點和割邊,我們稱之為這個圖的割點集和割邊集。
在具體的代碼實現中,並不需要真正刪除該頂點和刪除依附於該頂點所有邊。對於割點,我們只需要在DFS前,將該頂點對應是否已訪問的標記置為ture,然後從其它頂點為根進行DFS即可。對於割邊,我們只需要禁止從這條邊進行DFS後,如果聯通分量增加了,那麼這條邊就是割邊。
3. Tarjan演算法的原理
判斷一個頂點是不是割點除了從定義,還可以從DFS(深度優先遍歷)的角度出發。我們先通過DFS定義兩個概念。
假設DFS中我們從頂點U訪問到了頂點V(此時頂點V還未被訪問過),那麼我們稱頂點U為頂點V的父頂點,V為U的孩子頂點。在頂點U之前被訪問過的頂點,我們就稱之為U的祖先頂點。
顯然如果頂點U的所有孩子頂點可以不通過父頂點U而訪問到U的祖先頂點,那麼說明此時去掉頂點U不影響圖的連通性,U就不是割點。相反,如果頂點U至少存在一個孩子頂點,必須通過父頂點U才能訪問到U的祖先頂點,那麼去掉頂點U後,頂點U的祖先頂點和孩子頂點就不連通了,說明U是一個割點。
上圖中的箭頭表示DFS訪問的順序(而不表示有向圖),對於頂點D而言,D的孩子頂點可以通過連通區域1紅色的邊回到D的祖先頂點C(此時C已被訪問過),所以此時D不是割點。
上圖中的連通區域2中的頂點,必須通過D才能訪問到D的祖先頂點,所以說此時D為割點。再次強調一遍,箭頭僅僅表示DFS的訪問順序,而不是表示該圖是有向圖。
這裡我們還需要考慮一個特殊情況,就是DFS的根頂點(一般情況下是編號為0的頂點),因為根頂點沒有祖先頂點。其實根頂點是不是割點也很好判斷,如果從根頂點出發,一次DFS就能訪問到所有的頂點,那麼根頂點就不是割點。反之,如果回溯到根頂點後,還有未訪問過的頂點,需要在鄰接頂點上再次進行DFS,根頂點就是割點。
4. Tarjan演算法的實現細節
在具體實現Tarjan演算法上,我們需要在DFS(深度優先遍歷)中,額外定義三個數組dfn[],low[],parent[]
4.1 dfn數組
dnf數組的下標表示頂點的編號,數組中的值表示該頂點在DFS中的遍歷順序(或者說時間戳),每訪問到一個未訪問過的頂點,訪問順序的值(時間戳)就增加1。子頂點的dfn值一定比父頂點的dfn值大(但不一定恰好大1,比如父頂點有兩個及兩個以上分支的情況)。在訪問一個頂點後,它的dfn的值就確定下來了,不會再改變。
4.2 low數組
low數組的下標表示頂點的編號,數組中的值表示DFS中該頂點不通過父頂點能訪問到的祖先頂點中最小的順序值(或者說時間戳)。
每個頂點初始的low值和dfn值應該一樣,在DFS中,我們根據情況不斷更新low的值。
假設由頂點U訪問到頂點V。當從頂點V回溯到頂點U時,
如果
dfn[v] < low[u]
那麼
low[u] = dfn[v]
如果頂點U還有它分支,每個分支回溯時都進行上述操作,那麼頂點low[u]就表示了不通過頂點U的父節點所能訪問到的最早祖先節點。
4.3 parent數組
parent[]:下標表示頂點的編號,數組中的值表示該頂點的父頂點編號,它主要用於更新low值的時候排除父頂點,當然也可以其它的辦法實現相同的功能。
4.4 一個具體的例子
現在我們來看一個例子,模仿程式計算各個頂點的dfn值和low值。下圖中藍色實線箭頭表示已訪問過的路徑,無箭頭虛線表示未訪問路徑。已訪問過的頂點用黃色標記,未訪問的頂點用白色標記,DFS當前正在處理的頂點用綠色表示。帶箭頭的藍色虛線表示DFS回溯時的返迴路徑。
1)
當DFS走到頂點H時,有三個分支,我們假設我們先走H-I,然後走H-F,最後走H-J。從H訪問I時,頂點I未被訪問過,所以I的dfn和low都為9。根據DFS的遍歷順序,我們應該從頂點I繼續訪問。
2)
上圖表示由頂點I訪問頂點D,而此時發現D已被訪問,當從D回溯到I時,由於
dfn[D] < dfn[I]
說明D是I的祖先頂點,所以到現在為止,頂點I不經過父頂點H能訪問到的小時間戳為4。
3)
根據DFS的原理,我們從頂點I回到頂點H,顯然到目前為止頂點H能訪問到的最小時間戳也是4(因為我們到現在為止只知道能從H可以通過I訪問到D),所以low[H] = 4
4)
現在我們繼續執行DFS,走H-F路徑,發現頂點F已被訪問且dfn[F] < dfn[H],說明F是H的祖先頂點,但此時頂點H能訪問的最早時間戳是4,而F的時間戳是6,依據low值定義low[H]仍然為4。
5)
最後我們走H-J路徑,頂點J未被訪問過所以 dfn[J] = 10 low[J] = 10
6)
同理,由DFS訪問頂點B,dfn[J] > dfn[B],B為祖先頂點,頂點J不經過父頂點H能訪問到的最早時間戳就是dfn[B],即low[J] = 2
7)
我們從頂點J回溯到頂點H,顯然到目前為止頂點H能訪問到的最早時間戳就更新為2(因為我們到現在為止知道了能從H訪問到J),所以low[H] = 2
8)
根據DFS原理,我們從H回退到頂點E(H回退到G,G回退到F,F回退到E的過程省略),所經過的頂點都會更新low值,因為這些頂點不用通過自己的父頂點就可以和頂點B相連。當回溯到頂點E時,還有未訪問過的頂點,那麼繼續進行E-K分支的DFS。
9)
從E-K分支訪問到頂點L時,頂點k和L的的dfn值和low值如圖上圖所示
10)
接著我們繼續回溯到了頂點D(中間過程有所省略),並更新low[D]
11)
最後,按照DFS的原理,我們回退到頂點A,並且求出來了每個頂點的dfn值和low值。
4.5 割點及橋的判定方法
割點:判斷頂點U是否為割點,用U頂點的dnf值和它的所有的孩子頂點的low值進行比較,如果存在至少一個孩子頂點V滿足low[v] >= dnf[u],就說明頂點V訪問頂點U的祖先頂點,必須通過頂點U,而不存在頂點V到頂點U祖先頂點的其它路徑,所以頂點U就是一個割點。對於沒有孩子頂點的頂點,顯然不會是割點。
橋(割邊):low[v] > dnf[u] 就說明V-U是橋
需要說明的是,Tarjan演算法從圖的任意頂點進行DFS都可以得出割點集和割邊集。
從上圖的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出,頂點B,頂點E和頂點K為割點,A-B以及E-K和K-L為割邊。
5. 代碼實現
package datastruct; 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 import java.io.File; import java.io.FileNotFoundException; import java.io.FileReader; import java.io.PrintWriter; import java.io.Reader; import java.io.StringWriter; import java.util.Linked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CutVerEdge { /*用於標記已訪問過的頂點*/ private boolean[] marked; /*三個數組的作用不再解釋*/ private int[] low; private int[] dfn; private int[] parent; /*用於標記是否是割點*/ private boolean[] isCutVer; /*存儲割點集的容器*/ private List<Integer> listV; /*存儲割邊的容器,容器中存儲的是數組,每個數組只有兩個元素,表示這個邊依附的兩個頂點*/ private List<int[]> listE; private UndirectedGraph ug; private int visitOrder;/*時間戳變數*/ /*定義圖的邊*/ public static class Edge{ /*邊起始頂點*/ private final int from; /*邊終結頂點*/ private final int to; public Edge(int from, int to){ this.from = from; this.to= to; } public int from(){ return this.from; } public int to(){ return this.to;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return "[" + from + ", " + to +"] "; } } /*定義無向圖*/ public static class UndirectedGraph{ private int vtxNum;/*頂點數量*/ private int edgeNum;/*邊數量*/ /*臨接表*/ private LinkedList<Edge>[] adj; /*無向圖的構造函數,通過txt文件構造圖,無權值*/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public UndirectedGraph(Reader r){ BufferedReader br = new BufferedReader(r); Scanner scn = new Scanner(br); /*圖中頂點數*/ vtxNum = scn.nextInt(); /*圖中邊數*/ edgeNum = scn.nextInt(); adj = (LinkedList<Edge>[])new LinkedList[vtxNum]; for(int i = 0; i < vtxNum; i++){ adj[i] = new LinkedList<Edge>(); } /*無向圖,同一條邊,添加兩次*/ for(int i = 0; i < edgeNum; i++){ int from = scn.nextInt(); int to = scn.nextInt(); Edge e1 = new Edge(from, to); Edge e2 = new Edge(to, from); adj[from].add(e1); adj[to].add(e2); } scn.close(); } /*圖的顯示方法*/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StringWriter sw = new StringWriter(); PrintWriter pw = new PrintWriter(sw); for (int i = 0; i < vtxNum; i++) { pw.printf(" %-3d: ", i); for (Edge e : adj[i]) { pw.print(e); } pw.println(); } return sw.getBuffer().toString(); } /*返回頂點個數*/ public int vtxNum(){ return vtxNum; } /*返回邊的數量*/ public int edgeNum(){ return edgeNum; } } public CutVerEdge(UndirectedGraph ug){ this.ug = ug; marked = new boolean[ug.vtxNum()]; low = new int[ug.vtxNum()]; dfn = new int[ug.vtxNum()]; parent = new int[ug.vtxNum()]; isCutVer = new boolean[ug.vtxNum()]; listV = new LinkedList<Integer>(); listE = new LinkedList<int[]>(); /*調用深度優先遍歷,求解各個頂點的dfn值和low值*/ dfs(); } private void dfs(){ int childTree = 0; marked[0] = true; visitOrder = 1; parent[0] = -1; for(Edge e : ug.adj[0]){ int w = e.to(); if(!marked[w]){ marked[w] = true; parent[w] = 0; dfs0(w); /*根頂點相連的邊是否是橋*/ if(low[w] > dfn[0]){ listE.add(new int[]{0, w}); } childTree++; } } /*單獨處理根頂點*/ if(childTree >= 2){/*根頂點是割點的條件*/ isCutVer[0] = true; } } /*除了根頂點的其它情況*/ private void dfs0(int v){ dfn[v] = low[v] = ++visitOrder; for(Edge e : ug.adj[v]){ int w = e.to(); if(!marked[w]){ marked[w] = true; parent[w] = v; dfs0(w); low[v] = Math.min(low[v], low[w]); /*判斷割點*/ if(low[w] >= dfn[v]){ isCutVer[v] = true; /*判斷橋*/ if(low[w] > dfn[v]){ listE.add(new int[]{v, w}); } } }else if(parent[v] != w && dfn[w] < dfn[v]){ low[v] = Math.min(low[v], dfn[w]); } } } /*返回所有割點*/ public List<Integer> allCutVer(){ for(int i = 0; i < isCutVer.length; i++){ if(isCutVer[i]){ listV.add(i); } } return listV; } /*返回所有割邊*/ public List<int[]> allCutEdge(){ return listE; } /*判斷頂點v是否是割點*/ public boolean isCutVer(int v){ return isCutVer[v];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FileNotFoundException{ File path = new File(System.getProperties() .getProperty("user.dir")) .getParentFile(); File f = new File(path, "algs4-data/tinyG2.txt"); FileReader fr = new FileReader(f); UndirectedGraph ug = new UndirectedGraph(fr); System.out.println("\n-------圖的鄰接表示法-------"); System.out.println(ug); System.out.println("\n-------圖中的割點-------"); CutVerEdge cve = new CutVerEdge(ug); for(int i : cve.allCutVer()){ System.out.println(i); } System.out.println("\n-------圖中的割邊-----"); for(int[] a : cve.allCutEdge()){ System.out.println(a[0]+" "+ a[1]); } } }
運行結果
------圖的鄰接表示法------- 0 : [0, 5] [0, 1] [0, 2] [0, 6] 1 : [1, 0] 2 : [2, 0] 3 : [3, 4] [3, 5] 4 : [4, 3] [4, 6] [4, 5] 5 : [5, 0] [5, 4] [5, 3] 6 : [6, 4] [6, 7] [6, 9] [6, 0] 7 : [7, 8] [7, 6] 8 : [8, 7] 9 : [9, 12] [9, 10] [9, 11] [9, 6] 10 : [10, 9] 11 : [11, 12] [11, 9] 12 : [12, 9] [12, 11] -------圖中的割點------- 0 6 7 9 -------圖中的割邊----- 7 8 6 7 9 10 6 9 0 1 0 2
6. 參考內容
[1]. http://www.cnblogs.com/en-heng/p/4002658.html
[2]. http://blog.csdn.net/wtyvhreal/article/details/43530613
[3]. http://www.cppblog.com/ZAKIR/archive/2010/08/30/124869.html?opt=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