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企業架構? 企業架構(Enterprise Architecture),簡稱EA。是指對企業事業信息管理系統中具有體系的、普遍性的問題而提供的通用解決方案,更確切的說,是基於業務導向和驅動的架構來理解、分析、設計、構建、集成、擴展、運行和管理信息系統。 企業架構的目的是分析現狀,然後改造現狀以 ...
什麼是企業架構?
企業架構(Enterprise Architecture),簡稱EA。是指對企業事業信息管理系統中具有體系的、普遍性的問題而提供的通用解決方案,更確切的說,是基於業務導向和驅動的架構來理解、分析、設計、構建、集成、擴展、運行和管理信息系統。
企業架構的目的是分析現狀,然後改造現狀以適應企業當前或未來的發展需要。
企業架構是一個描述工具;是一個知識庫;是一個系統過程。
什麼是TOGAF?
TOGAF是企業架構框架。它是企業戰略、企業架構、業務架構和技術架構的指引框架。
可以這樣理解,我們要建一座大樓,首先要做的是設計出大樓的建築圖紙,這張看得見的圖紙就是企業架構(或者業務架構、信息架構、應用架構、軟體架構...),而大樓就是軟體框架(也就是看得見的代碼框架),每一個房間和樓層獨特的用途就是具體的功能模塊,而圖紙並不是憑空想象而來的,它肯定有專門的方法論和專業的指導,這個方法論和專業的指導就是企業架構框架。
企業架構成熟度?
第一階段是處於項目驅動技術階段,一切以項目決策為主,企業要做什麼都是立項,然後就扔給IT部門進行開發,只關心結果;
第二階段是處於業務驅動階段,業務開始依賴技術,業務根據市場需要與反饋,提出相應的功能需求,技術根據業務需要進行完善,並促進業務發展,業務除了關心結果外,更關心用戶體驗和數據轉化;
第三階段是戰略驅動階段,企業相關部門隨著對技術的慢慢熟悉,知道技術可以為企業決策提供更多額外的幫助。另外,企業在做出戰略決策時會更加謹慎,在做信息化系統項目時,會從企業整體全方位考慮,兼顧到各個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各個軟體系統不再是一個個孤島,而是互相協作的整體;同時也會大量的利用信息系統的數據,為戰略決策提供更全面的數據支持。而技術在企業方面也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通過大數據等手段來指導企業的發展。
架構概念關係圖說明:
企業戰略或使命(Mission),驅動著軟體系統(System)的研發方向,而同時外界環境 (Environment)也在約束或影響著軟體系統的發展。當然反過來也可以說,軟體系統受當前企業實際環境(所處行業、企業架構成熟度、企業信息化程度、IT技術能力、人才結構、資金成本...)的制約,根據企業未來的發展戰略需要,針對性的進行研發並實施的結果。
軟體系統有著眾多的利益相關者(涉眾Stakeholder),每個角色有著不同的關註點(Concern), 這些關註點可以是系統功能、開發、操作、性能、安全...等等各個不同的方面。
對涉眾的不同關註點進行抽象和分類整理,可以形成企業架構的視角模型(Viewpoint),它針對的 是特定類型涉眾們的特定關註點。
針對不同的視角,設計出相應的視圖(View),建立相應的模型(Model)
而軟體系統開發,通常都需要有架構(Architecture)設計,它通過架構描述(Architecture Description)來進行表示。架構描述為架構設計提供各種理論依據(Rationale)。
架構描述通過對利益相關者、關註點的識別處理,選擇有針對性的視角,設計出對應的視圖與模型 ,最終組合成企業架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