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top PID 進程的ID USER 進程所有者 PR 進程的優先順序別,越小越優先被執行 Ninice 值 VIRT 進程占用的虛擬記憶體 RES 進程占用的物理記憶體 SHR 進程使用的共用記憶體 S 進程的狀態。S表示休眠,R表示正在運行,Z表示僵死狀態,N表示該進程優先值為負數 %CPU 進程 ...
輸入:top
PID |
進程的ID |
USER |
進程所有者 |
PR |
進程的優先順序別,越小越優先被執行 |
Ninice |
值 |
VIRT |
進程占用的虛擬記憶體 |
RES |
進程占用的物理記憶體 |
SHR |
進程使用的共用記憶體 |
S |
進程的狀態。S表示休眠,R表示正在運行,Z表示僵死狀態,N表示該進程優先值為負數 |
%CPU |
進程占用CPU的使用率 |
%MEM |
進程使用的物理記憶體和總記憶體的百分比 |
TIME+ |
該進程啟動後占用的總的CPU時間,即占用CPU使用時間的累加值。 |
COMMAND |
進程啟動命令名稱 |
輸入:free
Total |
總計物理記憶體的大小。 |
Used |
已使用多大。 |
Free |
可用有多少。 |
Shared |
多個進程共用的記憶體總額。 |
Buffers/cached |
磁碟緩存的大小。 |
第三行(-/+ buffers/cached):
Used |
已使用多大。 |
Free |
可用有多少。 |
第四行swap:
Total |
總計物理記憶體的大小。 |
Used |
已使用多大。 |
Free |
可用有多少。 |
區別:
第二行(mem)的used/free與第三行(-/+ buffers/cache)的used/free的區別
這兩個的區別在於使用的角度來看,第一行是從OS(操作系統)的角度來看,因為對於OS(操作系統),buffers/cached 都是屬於被使用,所以他的可用記憶體是434884KB,已用記憶體是3489800KB,
第三行所指的是從應用程式角度來看,對於應用程式來說,buffers/cached 是等於可用的,因為buffer/cached是為了提高文件讀取的性能,當應用程式需在用到記憶體的時候,buffer/cached會很快地被回收。
所以從應用程式的角度來說,可用記憶體=free +buffers+cached。
如上例: 434884 + 36436 + 421856 = 893176
-/+ buffers/cache記憶體數計算:
-buffers/cache 的記憶體數:used - buffers - cached
used的值:3489800 - 36436 - 421856 = 3031508
+buffers/cache 的記憶體數:free + buffers + cached
free的值:434884 + 36436 + 421856 = 89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