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 Captain Jack Sparrow" 加勒比海盜5上映,為了表示對傑克船長的喜愛,昨天閃現了幾次模仿船長的走路姿勢(哈哈哈,簡直妖嬈)。 為了周天能去看電影,要趕緊做完手上的活兒,比如總結Promise的方法。 2 Promise基本方法簡介 Promise提供了哪些方法了?大招就是 ...
"I'm Captain Jack Sparrow"
加勒比海盜5上映,為了表示對傑克船長的喜愛,昨天閃現了幾次模仿船長的走路姿勢(哈哈哈,簡直妖嬈)。
為了周天能去看電影,要趕緊做完手上的活兒,比如總結Promise的方法。
2 Promise基本方法簡介
Promise提供了哪些方法了?大招就是放圖在控制台輸出Promise。
從圖中結構看,Promise構造函數上實現了all,race,reject,resolve。Promise構造函數的原型上實現了then,catch的方法。在構造函數原型上實現then,catch的方法是為了讓Promise構造函數創建的 實例 共用then,catch方法。(此處提一下,實例和構造函數原型之間存在連接,並不是與構造函數存在連接。對構造函數原型和構造函數,實例之間的關係不理解可以看看《javascript高級程式設計》第六章)。 在Promise構造函數上實現的all,race,reject,resolve,不能在對象的實例中訪問,屬於Promise構造函數自己,這樣做保證了對象的命名空間整潔。所以這幾個函數的調用方式是Promise.all(),Promise.race(),Promise.reject(),Promise.resolve()。
Promise簡體實現結構大概是:
//Promise構造函數實現的大概結構 function Promise(resolver) { //promise 的初始狀態 this._PromiseStatus = 'pending'; //promise 的value 值(不同實現這個屬性名字不一樣) this._PromiseValue = undefined //......接下來要實現的此處省略 } //給Promise添加方法 Promise.all = all; Promise.race = race; Promise.resolve = resolve; Promise.reject = reject; //重寫Promise構造函數原型 Promise.prototype = { constructor: Promise, then: then, catch: catch }; //方法具體實現 function all( /***/ ) { } // ......方法實現省略
使用new 操作符創建 promise對象實際經歷的步驟:(這個摘抄自《javascript高級程式設計》,好書值得多讀幾遍)
1.創建了一個新的對象。
2.將構造函數的作用域賦給新對象(因此this就指向了這個新的對象)。
3.執行構造函數代碼(為這個新對象添加屬性)。
4.返回新對象。
第三條加粗了可以解釋為什麼all,race,reject,resolve,不能在對象的實例中訪問。all,race,reject,resolve並沒有在構造函數中賦值給新對象的屬性。
總結:then,catch方法是供Promise構造函數創建的 實例調用的,all,race,reject,resolve是Promise構造函數自己調用的。(這句描述不是很標準)
2.1 Promise.prototype.then
⑴.為什麼promise對象需要狀態?(說不清楚就放圖)
var testPromiseStatus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非同步操作......成功後執行了resolve(1) resolve(1); }) //從創建了testPromiseStatus,在到執行testPromiseStatus.then中間的時間間隔不確定 testPromiseStatus.then(function onFulfilled(value) { console.log("我到底應該什麼時候執行呀?"); }) //resolver 是你傳遞給Promise構造函數的參數 function Promise(resolver) { resolver(function resolvePromise(value) { _resolve( /*......*/ , value); }, function rejectPromise(reason) { _reject( /*......*/ , reason); }); }
Promise處理了非同步操作的結果,並提供了規範的介面讓你與之交互(理解Promise的由來)。
回到看上圖代碼,非同步操作成功後執行了resolve(1),內部就會執行resolvePromise來調用PromiseStatus.then傳遞進來處理非同步代碼執行結果回調函數onFulfilled,意味著Promise構造函數內部實現resolvePromise是一個延遲的。因為testPromiseStatus有調用then傳遞onFulfilled,至少要讓testPromiseStatus.then先執行將onFulfilled方法傳遞進去後resolvePromise內部才能實現執行onFulfilled。如果PromiseStatus.then沒有傳遞方法,那麼resolvePromise內部只需判定有無onFulfilled函數。簡單的Promise實現,代碼參考自JavaScript Promises ... In Wicked Detail(這篇博文,簡單的去實現了一下Promise)。
function sPromise(resolver) { this.callback = null; var that = this; function resolvePromise(value) { //此處非同步的原因就是為了讓callback先被then設置,然後再調用回調 // giving callback a chance to be set by then() setTimeout(function() { //判定此時有沒有回調 if (that.callback) { that.callback(value); } }, 0); } resolver(resolvePromise); } sPromise.prototype = { constructor: sPromise, then: then }; function then(onFulfilled) { //此處需要添加一個變數判定是將onFulfilled賦值給變數,等待執行 // 還是直接執行onFulfilled //JavaScript Promises ... In Wicked Detail這個博文中指出callback應該是一個數組?可以思考為什麼。 this.callback = onFulfilled };
問題來了!! 如果PromiseStatus已經執行完resolve,即setTimeout已經執行完。此時再調用PromiseStatus.then,then傳遞的回調就不會再執行了所以此時需要給promise對象一個變數標識,promise對象內部是否已經執行了resolve這個非同步操作,因為如果已經執行完那麼then函數內就直接執行傳進來的onFulfilled函數。所以promise對象需要狀態來標識內部的變化,狀態為pending的時候,then裡面的回調onFulfilled就等待非同步調用它,如果狀態為fulfilled,then裡面就直接執行回調函數fulfilled。
參考es6-promise的源碼,會發現它的實現是將回調函數放進一個數組隊列(意味著隊列裡面不一定只有一個函數等待被執行),然後如果promise對象狀態不為pending狀態,就按順序執行這個 數組隊列裡面的回調函數,如果promise對象為pending狀態,就是等待promise對象狀態遷移後再執行這個數組隊列。
⑵.為什麼Promise.prototype.then執行它會返回一個新的promise對象?
var aPromise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resolve("test chain"); }); aPromise.then(function taskA(value) { // task A }).then(function taskB(vaue) { // task B })
返回新的promise對象的原因是為了鏈式操作,使得能以taskA → task B 這種流程進行邏輯處理。即aPromise.then()執行完,返回一個新promise對象,接著執行新promise對象的then方法,為什麼是新的promise對象?因為promise對象需要自己的狀態[[PromiseStatus]]值,每一個還需要自己的 [[PromiseValue]] 值。所以需要返回一個新的promise對象。
⑶.thenable對象是個啥?
類Promise對象,thenable對象擁有名為then方法的對象。所擁有的 then 方法應該和Promise所擁有的 then 方法具有同樣的功能和處理過程。then 調用的回調函數 retuen 一個普通的thenable對象,會先執行thenable對象的then方法,根據then方法內部執行resolve或reject確定[[PromiseValue]]和[[PromiseStatus]],然後將值賦給新的promise對象。可以在控制台執行下圖代碼。
var thenable = { then: function(resolve, reject) { console.log("thenable"); reject("thenable"); } }; var testPromiseThenable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resolve('haha'); }).then(function onFulfilled() { //返回一個thenable對象 return (thenable); })
總結:Promise的狀態是為瞭解決then方法傳遞的回調是等待被執行(函數隊列),還是立即執行(函數隊列)。Promise的鏈式操作的需求和每一個promise對象都需要自己的狀態,讓then方法返回的總是一個新的promise對象。
then方法執行的回調函數執行return 值(參考至Promises/A+)
①var promise = Promise.resolve(1); var testPromise = promise.then(null,null)//沒有回調函數,新創建的testPromise 對象的[[PromiseStatus]]和[[PromiseValue]]與之前的promise 的一樣。
②值只為普通對象或者原始類型,即將值賦給新創建的promise對象[[PromiseValue]],新創建的promise對象的[[PromiseStatus]]就等於調用then的那個promise對象的[[PromiseStatus]]。
③值為promise對象,即將promise對象的[[PromiseValue]]和[[PromiseStatus]],新創建的promise對象對應屬性值。
④值為thenable對象,即執行對象的then方法,根據then方法內部執行resolve或reject確定[[PromiseValue]]和[[PromiseStatus]],給新創建的promise對象對應的屬性賦值。
2.2 Promise.prototype.catch
Promise.prototype.catch 只是 promise.prototype.then(undefined, onRejected)方法的一個別名而已。 也就是說,這個方法用來註冊當promise對象狀態變為Rejected時的回調函數。摘抄至--《javascript Promise迷離書》
promise.prototype.then(onFulfilled, onRejected)中的onRejected是不會處理同級的onFulfilled的函數的錯誤的,他處理的是前一個promise對象的。傳遞給Promise.prototype.catch 的參數是一個函數,這個函數主要的作用是處理之前的錯誤。
⑴.調用catch 乾什麼?
var testPromiseMistake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reject("testPromiseMistake") }); //使用catch 處理錯誤 var rejectPromiseCatch = testPromiseMistake.catch(function onRejected(value) { console.log("rejectPromiseCatch:", value) }) //使用then處理錯誤 var rejectPromiseThen = testPromiseMistake.then(null, function onRejected (value) { console.log("rejectPromiseThen:", value) })
上面用catch和then是等價的。catch就是處理之前的promise拋出的異常。
有的文章中說testMistake.catch是不會執行的,因為前面沒有錯誤拋出,會跳過.catch方法。但testMistake.catch它是執行了的,下圖代碼中 testMistake 和 testMistakecatch 是不相等的promise對象,可以在控制台輸出判斷。Promise.prototype.catch 與 promise.prototype.then(undefined, onRejected)方法等價,沒有錯誤時就像執行了then但它的回調函數onFulfilled為null而已。
var testMistake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resolve("1") }) var testMistakecatch = testMistake.catch(function(value) { console.log("Catch:", value) })
⑵.catch調用後也會產生新的promise
如圖catch之後還是可以調用catch或者then方法的。在then函數中怎麼顯示拋出異常或者在catch中怎麼顯示拋出異常,讓錯誤可以一直傳遞下去?(媽蛋,有錯誤就處理了,還傳遞個毛線呀)這就是後文中提起的Promise.reject();
總結:清楚Promise.prototype.catch 只是 promise.prototype.then(undefined, onRejected)方法的一個別名,懂then的調用那麼catch也不是什麼新方法了。
2.3 總結
"I'm Captain Jack Sparrow"
看完加勒比海盜好幾天,這篇學習筆記還是沒寫完。愧疚一把,為了結束,就總結為原型上的方法篇吧。
Promise.prototype.catch和promise.prototype.then 是需要認真理解的方法。理解Promise的狀態,理解then方法調用會返回新的promise對象等等。
ps. node從7.6版本開始就支持async/await。async/await是一種編寫非同步的新方法,可以讓代碼看起來,表現起來更像同步代碼……優點一堆值得體驗。(當然理解Promise,對理解async/await 是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