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義化這個詞我想大家都看到了無數次,特別是在一些招聘廣告上。其實我自己也是,不過每次看到都覺得是那些招聘公司複製的,其實他們根本說不清語義化是什麼,而且也根本不看重。所以我一直也沒把這東西當回事過。然而最近當我再次看到這個詞時,我想我應該好好思考下這問題了。就寫篇博客記錄下。一、什麼是語義化?在解釋...
語義化這個詞我想大家都看到了無數次,特別是在一些招聘廣告上。 其實我自己也是,不過每次看到都覺得是那些招聘公司複製的,其實他們根本說不清語義化是什麼,而且也根本不看重。 所以我一直也沒把這東西當回事過。 然而最近當我再次看到這個詞時,我想我應該好好思考下這問題了。就寫篇博客記錄下。 一、什麼是語義化? 在解釋這個概念之前,應該先解釋下“結構-表現-行為”。 如果說解耦合是代碼的高境界,那麼“結構-表現-行為”的原則就是前臺的標桿。 隨著前臺代碼的越來越龐大,各部分代碼各司其職的作用就越來越重要了。 眾所周知,前臺代碼是有HTML + CSS + JS來實現的。他們對應的就是負責“結構-表現-行為”。 HTML負責結構。 結構是什麼?簡單理解,結構就是HTML節點的層次、嵌套關係等。舉個例子來說
<header> <h1></h1> </header> <section></section> <footer></footer>上面的代碼展示了該文檔結構為 header、section、footer是同級的。然後h1是header的直接子節點,換句話說就是他們之間也就一層的嵌套。 但是,有個問題,看下麵的代碼
<div> <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weight:bold;"></span> </div> <div></div> <div></div>這段代碼不也展現出了結構嗎?而且顯示效果而上面的沒有區別(這裡我假設H1預設是16px,bold的樣式),那上面的代碼和這段比起來的優勢是什麼呢? 優勢,其實就在語義化。 第一段代碼不僅展示了結構,而且告訴了我們,是頭部、區域塊、尾部同級,頭部中有個大標題。而第二段代碼,能體現出這些嗎? 所以,給個結論就是 — 語義化就是讓標簽和其所包裹的內容的意思想吻合 二、為什麼要語義化? 我歸納了3點,分開來說把 1.方便機器理解代碼,利於SEO 還拿上面兩段代碼舉例子,第二段代碼,別說機器了,就是人也看不出它表達的意思啊。而第一段代碼無論是人還是機器,都是可以去理解的。 搜索引擎爬蟲理解了你的代碼,你的網站排名自然有加分了。 2.代碼更簡潔,復用性更高。使用合適的標簽,可以少些很多css或者js。 代碼更簡潔:這個顯而易見了。第二段代碼多了樣式的定義,而第一段沒有。 復用性更高:假如這段HTML結構有很多地方用,那麼第一段的適用場景更多。比如第二段代碼固定了16像素加粗,而第一段代碼只是指明這是個h1,你不重寫那麼就用h1樣式,你若重寫了h1,那就用你的。 少寫css:在代碼簡潔那裡說了,就不重覆了。 少寫js:這個可以說說,比如看如下代碼

<!-- 語義化的form --> <form> <input type="submit" /> </form> <!-- 非語義化的form --> <form> <a href="javascript:document.forms[0].submit()" >submit</a> </fo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