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正處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時期,以大數據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產業變革,使各個企業在信息技術發展上處於新的起跑線上,如何充分挖掘利用大數據資源,是企業當前面臨的重大課題。 ...
當前全球正處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時期,以大數據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產業變革,使各個企業在信息技術發展上處於新的起跑線上,如何充分挖掘利用大數據資源,是企業當前面臨的重大課題。
數據的戰略意義,一方面在於掌握龐大的數據信息。另一方面則在於大數據與產業的結合,對海量數據進行專業化處理,實現數據的“增值”和應用的“價值”。隨著資源整合和產業鏈拓展,大數據應用正在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逐漸在智能家居,智能製造、智慧出行、智慧醫療、互聯網金融等應用中找到用武之地。
麥肯錫曾最早稱: “數據已經滲透到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人們對於海量數據的挖掘和運用,預示著新一波生產率增長和消費者盈餘浪潮的到來。”
具體來說,大數據有如下四個基本特征:
數據體量巨大
百度資料記載每天百度的首頁搜索的數據量遠遠多餘1.5PB,如果要列印需要5000億張A4紙,而資料證明人類發展到今天所有印刷出來的資料也就200多PB。
數據類型多樣
現在數量類型不僅僅是文本形式,更多的是圖片,視頻,音頻,地理位置信息等多類型的數據,個性化數據占絕大多數。
數據處理快
數據處理遵循1秒定律,可以從各類型資料庫中快速獲得高價值信息。
價值密度低
以視頻為例,一小時視頻,在不間斷的監控過程中,可能有用數據僅僅只有一兩秒。有用數據僅為3600分之一。
於是乎,大數據時代對企業數據可視化也提出兩個挑戰:
1、可視化大數據
好比企業原來在長江中航行,如今在大海中航行;傳統小數據變成傳統小數據+現代的大記錄;結構化數據變成了結構化化數據+非結構化數據;記憶體計算和分散式計算取代原有的計算方式。
2、可視化多樣性
大數據會造成中央集權模式下統一數據可視化消化不良,勢必要下放部分數據可視化製作許可權。而企業的管理模式也從金字塔向扁平化轉移,更多的中層管理者擁有了用人權、決策權、分配權。越來越多的數據可視化分析由信息部門為中心演變為信息部門和業務部門共同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