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群里聊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佈局效果。大致效果如下所示,希望使用 CSS 實現如下所示的佈局效果: 正常而言,我們的 HTML 結構大致是如下所示: <div class="g-container"> <div class="g-nav"> <ul> <li>Tab 1</li> <li>Tab ...
最近,群里聊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佈局效果。大致效果如下所示,希望使用 CSS 實現如下所示的佈局效果:
正常而言,我們的 HTML 結構大致是如下所示:
<div class="g-container">
<div class="g-nav">
<ul>
<li>Tab 1</li>
<li>Tab 2</li>
<li>Tab 3</li>
<li>Tab 4</li>
</ul>
</div>
<div class="g-main">
<ul class="g-content">
<li>...</li>
<li>...</li>
<li>...</li>
<li>...</li>
</ul>
</div>
</div>
對於 Hover 導航 Tab 時候的內容切換,暫且不談。本文,我們核心想探討的是兩個點:
- 一是對於如下所示的不規則佈局,應該如何實現:
並且,這裡我們可能還需要給它加上陰影效果:
- 如何配合 Hover 動作,實現整個切換效果
帶著這兩個問題,我們一起來嘗試慢慢把這個效果實現。
藉助偽元素實現不規則按鈕
首先,我們需要實現這個效果:
這個,其實在很多篇文章都有提及過:
想一想,這裡其實就是豎向的 Chrome 分 Tab 的效果:
像是這樣:
我們對這個按鈕形狀拆解一下,這裡其實是 3 塊的疊加:
只需要想清楚如何實現兩側的弧形三角即可。這裡還是藉助了漸變 -- 徑向漸變,其實他是這樣,如下圖所示,我們只需要把黑色部分替換為透明即可,使用兩個偽元素即可:
代碼如下:
<div class="outside-circle"></div>
.outside-circle {
position: relative;
background: #e91e63;
border-radius: 10px 10px 0 0;
&::before {
content: "";
position: absolute;
width: 20px;
height: 20px;
left: -20px;
bottom: 0;
background: #000;
background:radial-gradient(circle at 0 0, transparent 20px, #e91e63 21px);
}
&::after {
content: "";
position: absolute;
width: 20px;
height: 20px;
right: -20px;
bottom: 0;
background: #000;
background:radial-gradient(circle at 100% 0, transparent 20px, #e91e63 21px);
}
}
即可得到:
我們照葫蘆畫瓢,即可非常輕鬆的實現豎向的相同的效果,示意圖如下:
利用 drop-shadow 實現按鈕陰影
好,接下來,我們需要給按鈕添加上陰影效果,像是這樣:
因為使用了兩個偽元素,當前單個按鈕在 Hover 狀態下的大致代碼如下:
li {
position: relative;
width: 160px;
height: 36px;
border-radius: 10px 0 0 10px;
background: #ddd;
&::before,
&::after {
content: "";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0;
border-radius: unset;
}
&::before {
width: 20px;
height: 20px;
top: -20px;
background: radial-gradient(circle at 0 0, transparent, transparent 19.5px, #ddd 20px, #ddd);
}
&::after {
width: 20px;
height: 20px;
bottom: -20px;
background: radial-gradient(circle at 0 100%, transparent, transparent 19.5px, #ddd 20px, #ddd);
}
}
如果使用 box-shadow
肯定是不行的,整個效果就會露餡:
嘗試給按鈕添加一個 box-shadow: 0 0 5px 0 #333
:
彎曲的連接處,明顯沒有陰影效果,怎麼解決呢?
嗯哼,老讀者一定也知道,這裡我們需要對整個可見部分添加陰影,需要使用 filter:drop-shadow()
。
drop-shadow()
濾鏡的作用用於創建一個符合元素(圖像)本身形狀(alpha 通道)的陰影。其中,最為常見的技巧,就是利用它生成不規則圖形的陰影。
因此,我們把上述的 box-shadow
替換成:filter: drop-shadow(0 0 5px #ddd)
:
這樣,我們就實現了基於單個不規則按鈕的陰影效果。
但是,顯然事情還沒有結束。
修改佈局結構,再藉助利用 drop-shadow 實現統一陰影
記得我們上面提到過的 HTML 的佈局嗎?正常而言,右側的主體內容和左側的導航,結構是分離的:
<div class="g-container">
<div class="g-nav">
<ul>
<li>Tab 1</li>
// ...
</ul>
</div>
<div class="g-main">
<ul class="g-content">
<li>...</li>
// ...
</ul>
</div>
</div>
因此,這裡最為麻煩的地方在於,左側按鈕的陰影,需要和右側的主體內容連在一起!,所以當我們給右側的 .g-main
也添加上相同的 filter:drop-shadow()
時,整個效果會變得非常奇怪:
// 當前被 Hover 的 li
.g-nav li {
filter: drop-shadow(0 0 5px #ddd)
}
// 右側的主體
.g-main {
filter: drop-shadow(0 0 5px #ddd)
}
無論層級誰在上,整體陰影的展示都會瑕疵:
所以,如果想要實現整個元素的陰影是一整個的整體的效果,我們就不得不另闢蹊徑。
這裡,我們的思路如下:
- 可以嘗試在
.g-main
中,添加一組與.g-nav
相同的結構,負責樣式層面的展示 - 把新增的結構,利用絕對定位,讓其與實際的導航位置重疊
- 在原本的
.g-nav
中,通過:has()
偽類,傳遞實時的 Hover 狀態
基於此,我們需要改造一下我們的結構:
<div class="g-container">
<div class="g-nav">
<ul>
<li>Tab 1</li>
<li>Tab 2</li>
<li>Tab 3</li>
<li>Tab 4</li>
</ul>
</div>
<div class="g-main">
<ul class="g-status">
<li></li>
<li></li>
<li></li>
<li></li>
</ul>
<ul class="g-content">
<li>...</li>
// ...
</ul>
</div>
</div>
仔細看上面的結構,我們多了一組 .g-stauts
結構,放置在了 .g-main
之下。其 li 個數與實際的導航 .g-nav
保持一致,並且高寬大小都是一模一樣的。
並且,可以利用絕對定位,讓其完全疊加在 .g-nav
的位置上。
然後,我們把上述類 Chrome Tab 樣式的不規則按鈕結構的 CSS 代碼結構,都賦給 .g-status
下的 li。
此時,由於不規則按鈕結構和右側的主體內容結構,其實是在一個父 div 之下,所以,我們只需要給 .g-main
元素添加 filter: drop-shadow()
,就可以實現一整個整體的陰影效果:
最後,我們利用 :has()
偽類,傳遞實時的 Hover 狀態,把內外的結構連接起來。
最為核心的代碼如下:
.g-main {
background: #ddd;
filter: drop-shadow(0 0 3px #999);
}
.g-status {
position:absolute;
left: -160px;
top: 0;
width: 160px;
li {
width: 160px;
height: 36px;
position: relative;
background: #ddd;
opacity:0;
&::before,
&::after {
content: "";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0;
border-radius: unset;
}
&::before {
width: 20px;
height: 20px;
top: -20px;
background: radial-gradient(circle at 0 0, transparent, transparent 19.5px, #ddd 20px, #ddd);
}
&::after {
width: 20px;
height: 20px;
bottom: -20px;
background: radial-gradient(circle at 0 100%, transparent, transparent 19.5px, #ddd 20px, #ddd);
}
}
}
.g-status li {
opacity: 0;
}
.g-nav:has(li:nth-child(1):hover) + .g-main {
.g-status li:nth-child(1) {
opacity: 1;
}
}
.g-nav:has(li:nth-child(2):hover) + .g-main {
.g-status li:nth-child(2) {
opacity: 1;
}
}
.g-nav:has(li:nth-child(3):hover) + .g-main {
.g-status li:nth-child(3) {
opacity: 1;
}
}
.g-nav:has(li:nth-child(4):hover) + .g-main {
.g-status li:nth-child(4) {
opacity: 1;
}
}
什麼意思呢?解釋一下:
- 事先把每一個 Tab 被 Hover 時的樣式,都寫在了
.g-stauts
中,並且再提醒一下,這個結構是在.g-main
之下的。然後,預設設置隱藏即可; - 實際觸發 Hover 動畫效果,是正常的
.g-nav
下的一個一個的 li 結構; - 當
.g-nav
下的一個一個的 li 被 Hover 時,我們通過:has()
偽類,能夠拿到此事件,並且根據當前是第幾個元素被 hover,對應的控制實際在.g-main
下的結構進行樣式的展示;
不太瞭解的
:has()
偽類的小伙伴,可以先讀一讀這篇文章 -- 淺談邏輯選擇器 is、where、not、has,此偽類的誕生,填補了在之前 CSS 選擇器中,沒有父選擇器的空缺。讓我們能夠在父元素節點上,根據子元素的狀態變化,做出樣式的調整。
這樣,我們就最終實現了我們文章一開始的效果:
文章可能有部分內容沒有闡述的很清晰,完整的代碼其實行數非常之少,對文章內容還不太理解的建議戳進 DEMO 中看看。
完整的 DEMO 效果:CodePen Demo -- Tab Hover Effect
有小伙伴會有疑問,為什麼不直接在 .g-nav
導航結構和 .g-main
結構的父節點直接添加 drop-shadow()
,不是也可以實現一樣的效果嗎?
是的,對於本文貼出的代碼效果,是可以實現一樣的效果。但是,實際業務中,.g-nav
會更複雜,它們的共同父元素下也可能還有其他元素,實際情況遠比本文貼出來的結構複雜,因此藉助多一層虛擬 ul,實際上是更好的解法。
最後
好了,本文到此結束,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